本月,Nike發起的 #只為更讚 活動將貫穿2015年全年,展現Nike激勵女性積極生活,迎接新的挑戰、並實現個人目標的長期承諾。在活動拉開序幕之際,Nike全面回顧了過去數十年間與女性運動員充滿意義的合作。
NIKE WOMEN:初期(1970年代)
美國國會通過教育法修正案第9條 (Title IX of the Education Amendments)——這是一項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法案,在高中和大學體育運動中徹底地推動了性別平等。幾天之後美國奧運田徑選拔賽在俄勒岡州尤金市舉行。俄勒岡大學的幾位歷屆田徑選手製作了T恤並贈送免費的運動鞋,鞋面上印有一個不同尋常的新商標,形狀像一個打勾符號。他們把自己的小公司命名為“Blue Ribbon Sports”,跑鞋則取希臘神話中勝利女神 “Nike”之名。
Nike在《Runner’s World》雜誌封底刊登了一系列以女性為主角的廣告。1978年,Nike Women正式作為一項核心業務啟動,並首次推出了以女子Waffle訓練鞋為主打的廣告,這是專為女性設計的產品系列之一。
1979年,一群女性跑者聯合起來成立了國際跑者委員會(International Runners Committee,簡稱IRC),旨在將長跑納入女子運動項目。作為IRC的熱心合作夥伴,Nike積極提供資金贊助和宣傳機會,期望推動女子跑步運動獲得更廣泛的認可。
與Joan Benoit Samuelson攜手前行(1980年代)
在1980年代以前,奧運女子跑步項目最長距離不超過1500公尺,因為長期以來人們一直認為女性的體能不足以戰勝更遠的距離。
儘管法令規定,設立一項新運動之前需要等待四年,但在1981年,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經投票決定在1984年奧運會設立女子3000公尺和馬拉松項目。為慶祝這場勝利,Nike推出了兩則廣告。一則歡呼“奧運從此不同” (The Olympics Will Never Be the Same)。另一則廣告則刊登在華盛頓奧林匹亞女子馬拉松奧運選拔賽專案計畫手冊的封底。廣告詞為:“終於來了!”(Finally!)雖然簡短,卻意味深長。
1984年Joan Benoit Samuelson在洛杉磯奧運會上獲得首個女子馬拉松冠軍,創造了歷史,並引發一股跑步熱潮。隨後Nike在平面廣告中慶祝這一開創性的勝利。
Nike健身訓練(1980年代後期—1990年代早期)
1980年代後期,大量女性開始參與運動,將健身當成一種生活方式。Nike開始關注女性運動愛好者,開發更多的女子鞋類和運動服裝系列。
1990年,Nike推出了一系列名為“列表”(List)的平面活動。廣告中列出了現代女性背負的無數壓力,並表明了Nike的態度。
1991年,Nike推出了8頁的雜誌插頁廣告,以“生為女子”(You Were Born a Daughter)開頭,引領讀者領略了女性一生的成長與發展歷程。
Sheryl Swoopes和女子運動巨星的崛起(1990年代中期)
Sheryl Swoopes是一名大學籃球冠軍和奧運金牌得主。她帶領休斯頓彗星隊(Houston Comets) 獲得WNBA總冠軍,並三次獲得最有價值球員稱號,為自己12年的職業女子籃球生涯再添輝煌。
1995年10月,Nike推出了以Sheryl Swoopes命名的球鞋。在所有的男性和女性運動員中,她是第二個獲得這項殊榮的人。第一個不是別人,正是Michael Jordan。
"如果讓我去運動" 1995年
1995年秋季,Nike播出了一條30秒的電視廣告,名為“如果讓我去運動”(If You Let Me Play)。短片透過一種新的方式激勵女性運動員,強調了運動對女性生活的多種好處。這條廣告被《USA Today》的讀者評選為1995年年度最佳廣告。
即使20年後,這則廣告仍然深刻的影響女性運動文化,更是女性運動廣告史上最重要的案例之一。
美國女子國家隊(1999年)
九萬人觀看了世界盃女子足球賽,這是有史以來女子運動賽事觀眾人數最多的一次。美國隊對決中國隊,經過充滿戲劇性的PK大戰後,美國隊獲得世界盃冠軍,同時也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Nike為運動員成長歷程中的每一步喝采,並利用這些機會激勵新一代年輕女子運動員。
在Nike的廣告“美國女孩”(Girl In America)中,Mia Hamm說:“有一個女孩,她生在美國,有的人會給她一個娃娃,有的人會給她一個足球,還有人則會給她一個機會。”
21世紀支持改變並對抗成見(2000年以後)
Nike以其贊助的堅強女性運動員為榜樣,推出了平面廣告“我的身體” (My Body Parts),滿懷自信地談論女運動員臀部和大腿的尺寸和力量。
2004年雅典奧運期間,Nike發佈了“我的英雄是女孩”(My hero is a girl )活動,向400米短跑運動員安娜•格韋拉(Ana Guevera)致敬。2003年,她成為首位在重大國際賽事中贏得金牌的墨西哥女子田徑運動員,並在雅典奧運會中奪得銀牌。
2006年,Nike首次攜手Maria Sharapova推出名為“我很美麗”(I Feel Pretty) 的活動,充滿趣味般地傳達了這樣的資訊:在Maria Sharapova美麗女性的外表下面,隱藏著世界頂級運動員的強烈競爭願望。
2007年4月4日,在NCAA女子籃球季後賽中,羅格斯大學女子籃球隊成為一系列攻擊性言論的焦點。Nike就此展開討論,最後發起了“運動員”(Athlete) 活動。影片出現了眾多運動員和教練,其中有Mia Hamm、Picabo Street、Serena Williams和Gabrielle Reece。他們紛紛表達了自己的觀點,挑戰關於性別的陳舊觀念。Nike也在《紐約時報》上刊登了整版廣告,內容為“感謝你的無知。感謝你引發了這場討論。感謝你無意間推進了女子運動的發展。”(Thank You Ignorance. Thank you for starting the conversation. Thank you for unintentionally moving women’s sport forward.)
2008年,Nike透過多媒體廣告“我在這裡”(Here I Am)催化了一場與女性之間的對話。廣告彰顯了Sofia Boutella和Maria Sharapova等世界級運動員的精神力量,以此表明運動能使女性的身體和精神更加強大。
Serena Williams的網球時代(2004年以後)
Nike運動員Serena Williams 2007年
儘管一些傷病和挫折曾讓Serena Williams面臨著運動生涯終止的可能性,但她還是贏得了比任何現役網球運動員都更多的大滿貫冠軍。她共奪得34次冠軍,而且紀錄仍再持續更新。
Serena Williams以其時尚品味,球場上的自我展現和超強的訓練標準著稱,也因此當仁不讓地成為了Nike 2007年“運動員”活動以及2011年的“美味訓練”(Delicious Training) 活動中的領軍人物。當Nike+ Training Club應用程式在2013年重新推出時,她也是首批參與其中的運動員之一。
今日Nike Women(2010年以後)
2010年12月,Nike發出了讓女性“造就自己”(Make Yourself) 的集結口號。這一活動鼓勵女性思考她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以及運動如何幫助她們找到信心,成就最好的自己。
2012年6月23日,正值修正案第9條40周年紀念日之際,Nike發佈了一部名為“聲音” (Voices) 的影片來為運動中的女性喝彩。這部影片的主角有Joan Benoit Samuelson、Lisa Leslie、Marlen Esparza 以及 Diana Taurasi。
李娜 “要做就做出頭鳥” 2014年
李娜是第一位贏得大滿貫的亞洲女性運動員,並成為有史以來排名最高的華人女子網球運動員。為了表達對李娜的支持,Nike推出“心敢比天高” (Dare To Aim Higher Than The Sky) 活動為她的成功喝采,並激勵了新一代亞洲運動員。之後當她宣佈退役時,Nike再次用“要做就做出頭鳥”(Be the Bird that Sticks Out)向李娜致敬,圖中展現了一隻具有標誌性意義、展翅翱翔的鳳凰。
如今Nike將繼續突破界線,與女性運動員一起成長。#只為更讚活動以Nike的歷史為根基,引導和支持各個級別的女性運動員,不管她們是大滿貫冠軍、世界冠軍,還是在訓練上追求記錄的女性。畢竟,Nike是以一個女性的名字命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