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中文 · 繁体中文

从个人到团体为了打出名堂

DownloadHi
Fullscreen
Close

从个人到团体为了打出名堂

DownloadHi
Gallery
Close
Mobile-carousel-left Mobile-carousel-right
下载下载
全屏全屏


吴松蔚:大家信任,我就不能辜负



“领导能力”这个词儿似乎是高大上的职业联赛才需要的东西,但吴松蔚实实在在地在耐克“打出名堂”活动过程中体现了出来。

他自己的态度足以服众:“教练可能也觉得我从第一天进入训练营态度就比较端正吧,所以我看了(打出名堂篮球真人秀)第五集的视频才知道,我当上队长是大家推选出来也是教练们满意的。”

他会主动发声,影响队友:“因为我想带动气氛,让大家能更好地训练,所以我有尝试去发出声音。”

他会为全队的目标着想:“第一天输给CL,我觉得其实不是对手不可战胜,是我们没有配合好,所以我有和黄律尧他们一起讨论过,是不是大家要多传球。”

吴松蔚以这样主动帮助队友的态度赢得了5张选票,当选队长。虽然有些意外,不过他并不害怕承担这样的职责:“能够被选为队长,作为球队的先发,这样的信任会增长你信心,球场表现也会更好。我很开心大家信任我的能力,但也知道这样就更要做一个典范给大家看。我现在最想要的就是发挥团队的能力,让每个人都能得分,团队就更强大,毕竟我们之前确实很缺乏这方面的基础。”

作为队长,不管是战术演练还是防守跑位练习,吴松蔚都在努力以自己最好的表现作为全队的示范,几天的训练下来,吴松蔚觉得16日的总决战胜算在增加:“球队在团队性上真的有蛮大进步,对手是明星联队的性质,那我们就有可能用团队去对抗他们的个人实力。”

林湧南:当时真想钻到地里去



在上海挺过两轮选拔,以第一名的身份进入最后12人名单的林湧南,在北京遭遇了一次强烈的挫折教育。

不是在赛场,是训练场。

“在校队的时候基本功不好,教练安排位置无非就是谁前锋,谁后卫,不会仔细讲,所以我都不太了解1-5号位的细致区别。来北京第一天训练,教练的要求我真的听不懂。”这个高中前两年都在扮演早期版勒布朗角色,大包大揽带领队赢球的小伙子懵了。

“真有点尴尬,自己打了这么多年球,这些基础东西都不懂不会。教练一开始也没想到(我不懂)。”林湧南有些急了。加上打的是自己不熟悉的内线位置,英语听力又不足以直接理解教练意图,几次没能做对教练安排的防守训练之后,他顶撞教练,遭到了斥责。

“当时真想钻到地里去。从没被这样训斥过。”

然而几天下来他已是被教练表扬的人之一,表扬的是他认真学,进步快。“理解不了没关系,我好好学;打中锋作掩护被人一撞就飞,那就用点小技巧。现在我懂了一些防守站位,也能记住进攻战术了。”

虽然挨了训斥,林湧南还是很感谢教练。

“第一天结束后聊了一下,他们了解到我是真的不懂,第二天开始,指导时就对我很耐心。是他们的耐心才让我慢慢掌握了要领。”

八点钟刚过,林湧南和队长吴松蔚等人一起,主动去健身房加练力量去了。

李德龙:渴望学习,所以渴望对抗



李德龙现在很有压力,因为教练让他打控卫,而队友们有时却觉得他有点像韦斯特布鲁克。

“我确实想进攻,但是我也知道我的责任是分配球,”李德龙有点不知所措,“我们毕竟磨合时间太短,到现在跑位都不可能像我们在校队时候那么默契,有时候我不知道该把球交给谁。我尽可能去阅读同伴的位置来做出决定,尽可能按照教练要求,发动挡拆,然后把球交给吴松蔚、李观洋他们展开进攻。但总是不能做得很好。”

和他搭档打先发外线的吴松蔚和黄律尧也主动和他沟通,帮他改进,担任替补的范弘昊看得最清楚,“最近德龙打得更合理了。”

为了提高自己,李德龙有一种特别的学习技巧很想付诸实践。

“我特别想整场都防守吴松蔚、黄律尧,”李德龙说,“他们都是青年队实力的球员,受过最系统的训练,我特别想整场都紧盯他们,然后看他们是怎样阅读防守和控制比赛的。之前我还只在一部分回合里对位他们。”

当然,对他帮助最大的还是教练。“教练的水平就是高,现在的训练很有针对性,比如第一天打CL我们攻防转换丢分很多,接下来的训练就开始教我们如何防快攻。”

虽然还有手感没有找回来之类的小烦恼,李德龙已经在憧憬更多像耐克“打出名堂”这样的活动了:“见世面,得到很好的装备还有接触明星的机会这些先不说,能在NBDL来的教练指导下训练,能和港台这几位水平这么高,态度又很好的球员一起对抗,我想知道明年还能不能有这样的机会啊?”

范弘昊:转变角色,用脑打球



“在北京会有踢到铁板的感觉。”

从上海到北京,球员人数减少,对抗的质量提升,范弘昊开始注意到更多问题。

“在台湾,我可以用速度打天下,拿到球就一直冲;但是到这边大家的速度都不慢,像李观洋,能运球速度快,个子还高很多,我就开始试着学习用头脑打球。”

幸运的是范弘昊有很好的基础去转变自己,这基础是在台湾时通过运作良好的高中和大学联赛打下的。

“在场上,我会试着更多去吸引对位的防守人,多传球,不要在意自己的得分;在场下,我会观察所有五个场上球员怎么打球,学习每个位置的跑位要求。”

范弘昊不但会调整自己的定位,他还注意到了队友因为打不上主力而产生的心理落差:“好在13日下午我们和教练有一次轮流一对一的机会,我觉得那是一次重要转变,教练更了解我们,我们也更理解教练的辛苦。第二天的训练中大家就打得更加团队。”

和上海的连续淘汰压力不同,北京的密集训练是为了打造球队,范弘昊因此也学到了新东西:“在台湾,跑战术有时跑不出就算了;但在这里,教练会严格要求必须跑到某一个点,否则就会叫停重来,而且会讲明白理由,比如不能跑到指定位置,就不能拉开防守。所以我觉得自己战术执行力上有提高。”

对于即将到来的总决战,范弘昊和吴松蔚有一样的看法:“第一场输给CL,我觉得我们没有打出所有的能力,因为配合确实不好。但现在我能感觉到我们已经慢慢从12个个体向一个团队进步,而16日的全明星队对手虽然个人能力很强,但也是刚刚组合,我们战术再熟练一点,有机会拿下。”

李观洋:和教练学到很多,和队友也学到很多



“在上海都是练习个人技术,来到北京,大量增加了团队配合的内容,”李观洋觉得自己又学到了新东西,“我们已经练习了几套进攻战术,不过最让我受益的是防守方面,教练反复告诫我们盯人不是盯住自己的防守人就完事儿,帮助队友也是必须做的,和联防一样。这一点过去没人跟我强调过。”

李观洋说他打过的比赛,95%会联防,“因为投篮准的人很少,像吴松蔚,黄律尧这样有机会就敢投,还很稳定的,在哪儿都会马上成为当地野球场的明星。”

香港和台湾来的伙伴身上,李观洋还学习了更多。“那天我们给教练过生日,蛋糕糊了教练一脸,之后我发现就是他们几个在清理球场,我也赶快过去和他们一起清理。”

了解让他们更默契。“之前范弘昊下快攻往往自己上了,我跟他说我也可以下快攻,可以和他配合,于是我们之间快攻传球增加了,队内训练连赢了三场。”

不过有一点他看法和几位港台同伴有点不同,他觉得16日的总决赛不好打。

“我认识的,北京CL的两位,还有沈阳,上海,西安这些人实力都不俗,而且大家打野球经验都很丰富,平时都是只要分好位置就能打。而且我和林湧南都不是正经内线出身,对方内线实力更强。”

当然,了解对手不代表不敢战。

“不敢赢那还不如不打,对方实力强一点,但我们也刻苦训练了这些天,一定要打出名堂来。”

黄律尧:在北京找回对训练的激情



黄律尧接触篮球比较晚,“小时候和大家一样踢足球,国中二年级左右爱上了篮球,因为篮球变化更多,进球更多,更有趣。”

从国二接触篮球,到入选香港U18出征亚青赛,黄律尧进步的速度完全可以用惊人来形容。他先是代表校队连续获得九龙区域的2级联赛冠军,然后在全香港青少年联赛中打出了名堂。

“能打全港比赛的时候就能看到很多不同的对手,能够一年年地慢慢拉近和他们的差距。后来获得了参加U18选拔的机会,去蒙古参加了亚青赛。”

但黄律尧却在这时碰到了问题,“过去一年我觉得我都没有一个正面的心态去面对训练,训练时常偷懒,我觉得我没有了一种想要进步的态度。”其实黄律尧有理想,他想打香港的职业联赛,他也想进入香港成年级别代表队;他也想过打CBA联赛。但他无法摆脱这种心态上的瓶颈。

恐怕黄律尧自己都没想到,在北京,他找回了对训练的热情:“两位教练不仅对我们训练,还会在训练中跟我们讲话,告诉我们要以积极的心态面对训练,我又找到了以前训练时的那种感觉。找回热爱的感觉真很爽。”

当然,这次“打出名堂”给黄律尧的帮助不止是这些。“我觉得教练带来的美式打法理念很好。在香港,做完掩护一定要找机会传球,但在这边,教练会要求我们先做攻击动作,视情况决定如何进攻,我觉得他们给我们设定的战术很简洁,但一样有效,我回到香港也可以教给同伴来用。”